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的构想
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的构想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交通条件逐渐改善,人流物流实现了大提速,社会治安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流窜犯罪、跨区域作案等犯罪逐步向农村地区渗透,农村派出所警力与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不能成正比,农村地区防控流窜作案及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显得不够理想。如今年五一期间在县柳林乡、大庙乡、麻家渡镇连续发生流窜诈骗案,作案人员租车长途行驶,利用农村地区广阔、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实施诈骗,群众上当受骗后等反应过来时,作案人员已逃之夭夭。农村派出所如何改进现有警务框架,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求且适合农村现状的警务体制,是当前警务改革和基层基础工作深入推进的又一重要课题。这也是我们要探讨的建立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的主要动因。
一、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的涵义
,县公安局在“平安之夏”专项行动中,宝丰、麻家渡、溢水、擂鼓派出所自发开展联巡、联控、联防、联动的“四联”工作机制,实施情报信息共享,联巡过程中,宝丰派出所民警获得一个摩托车盗窃团伙的线索,四个派出所民警立即实施走访群众工作,收集类似情报,将四个乡镇的摩托车被盗信息并联,在县局刑警大队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下,最终成功破获一起涉及湖北、陕西两省四县的特大摩托车盗窃团伙案,抓获作案成员15人,缴获被盗摩托车85辆。这是实施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在服务侦查破案中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何谓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就是在农村地区按地缘特点,以交通便利、规模较大的城镇派出所为中心所,将相邻若干个派出所互相捆绑,以信息、指挥、警力、装备一体化为主要特征,形成合中有散、分中有合的“联训、联勤、联战”联动警务模式。区域联动的目的就是通过相邻派出所有效配合,充分利用现有警力资源,减少指挥调度中间环节,节约时间、节省成本,提高警力的有效使用效率和处置效果,从而真正做到加强农村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做大做强派出所工作。
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信息共享。相邻派出所同处于一个信息流动网络,可直接沟通实施信息交换,达到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存储、使用、研判一体化,实现信息情报资源共建共享;二是指挥统一。在打击违法犯罪、处置突发性事件及重特大灾害事故时,区域内派出所在统一的指挥下,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对任务、警力、装备进行统一调动、调整和补充,以获得最快捷最有效的现场处置;三是警力整合。根据警情特点,适时对区域内派出所有限警力进行整合,确保在打击违法犯罪、处置重大紧急警情时,有足够的警力形成规模效应;四是装备配套。按照“区域配套投入,装备分散管理,使用统一调配”的原则,在各派出所装备一时难以系统配套到位的情况下,经过统一调剂,使区域内现有装备能够有效得到配套组合,形成最佳战斗效能。
二、实施农村派出所区域动警务模式的必要性
当前,制约农村派出所发展的问题主要是警力不足、装备不足和地域分割。
1、警力相对不足。以县为例,县域面积4800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46万,农村派出所警力在5至7人之间,除城关派出所有20人外,仅有宝丰派出所达到了10人以上,而辖区人口却有60000多人。同时,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省级特困县,受政府财政能力的制约,在短时间内,靠增加公安编制的办法来解决警力问题存在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仅有5名警力的派出所,在执行打现行、抓逃犯或处置重大紧急警情任务时,仅靠一个派出所的警力很难形成警力规模效应。
2、装备不足。装备不足再加上整合效率不高,使有限的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虽然装备现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装备的配套性、系统性不强,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很强的战斗力。在信息情报资源上,没有有效的机制整合利用,交流较少,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此外,在现行考核体制和奖惩激励机制的制约和影响下,本位主义思想在派出所比较普遍,分散的装备难以配套发挥作用,信息情报资源共享不畅,警务工作基本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现状,使有限的资源难以充分整合,发挥不了最佳的效应。
3、地域分割。由于农村派出所基本上沿袭的是以辖区为界的警务体制,各派出所所辖区域社会治安状况不尽相同,如边缘地区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于中部地区,乡村地区明显好于城镇地区。由于地域、人口、发案数量的差别,忙闲不均是必然现象。在以乡镇为单元的责任划分下,缺少必要的联动机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和相互间的“政绩”竞争,致使警务工作效率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让我们对农村派出所警务模式运作机制进行完善和发展。而结合农村人缘、地缘和社情状况的特点,实施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是一种切合农村治安形势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实施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的可行性
(一)有利于缓解当前警力紧张现状。由于警力不足,如果把有限的警力分散在各派出所独立使用,不利于打击、防范罪犯工作的开展,而合并派出所把警力集中使用,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又不利于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因此,在挖掘现有警力资源上,只有灵活调配警力资源才是一种有效途径。同时,随着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把城乡、乡镇和乡村连成体系,再加上农村派出所交通工具的极大改善,派出所基本上实现了“一所一车”,这为实施农村区域联动警务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警力实施快速机动,由静态作战转为动态作战,由单一作战转为群体作战成为可能。通过区域联动,可以使有限的警力在处置突发紧急警情工作中形成规模效应,消减单个派出所处置重大警务活动的压力,在打击犯罪中形成打防控一体化的“拳头”。
(二)有利于提高信息资源使用效能。由于农村犯罪具有连续性、流窜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信息情报资源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在区域联动警务模式下,通过区域内的信息共享,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使各种治安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共享,有利于甄别、提炼有用的信息,避免了因块块分割造成的信息相对不畅和资源浪费,提高基础信息资源的使用效能和应用效率,达到信息主导警务的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按照现有的警务模式,在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或重特大案件时,一个派出所的警力即使全部出动,现场处置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由于警力不足,只能请求县局业务口派员增援。实施区域联动警务,可以彻底改变个别派出所单打独斗的局面,区域内派出所互相配合,共同协作,处警效果将会大不相同,尤其在处置重大应急性案(事)件过程中,一个区域统一调度指挥,可使行动一体化,便于形成联勤联战联动格局,有效增强处置的能力和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效率。农村派出所由于警力不足,在处理重大紧急警情时显得力不心,该及时抓获的现行不能抓获,该及时控制的局面容易失控,能易侦易办的案件变成积案。在农村派出所推行区域联动警务模式,通过统一指挥调度,可以从时间、警力、装备等方面保证这些大的案(事)件的顺利处置,在无形中增加警力资源,民警有充裕的时间深入辖区做防范工作。此外,在练基本功上,由于区域间派出所距离较近,组织集中练兵节约资源、方便训练。可有效避免因警力不足而出现的“分散练练不好,集中练练不了”和训练保障器材分散不足等制约因素。
四、实施农村派出所区域联动警务模式的基本构架
(一)科学划分联动区域。一般情况下,联动区域的划分有四个要件:地域相对集中、便于警力机动、治安状况相近、警力总量相当。由于城镇占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区域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等有利因素,联动区域应以城镇派出所为中心,由3-5个乡镇派出所组成。如我县可设四个区域,即以得胜为中心,辐射秦古、竹坪、大庙、擂鼓;以麻家渡为中心,辐射宝丰、溢水;以城关为中心,辐射双台、楼台、文峰;以官渡为中心,辐射田家、深河、柳林。
(二)强化统一指挥平台。在领导指挥体系建设上,以区域分管局领导负责制为主,兼顾区域诸派出所所长责任制,即分管局领导在打击犯罪、处置重大紧急警情活动上有指挥、调度权,对联动区域内各派出所民警奖惩、任职有建议权,直接对局长、政委负责;派出所所长对指挥长负责,对本所辖区内打击犯罪、处置重大紧急警情活动有建议权。
(三)建立日常协作机制。一是建立日常例会、交流制度;二是信息共享、研判制度,在每个派出所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定时定期将本所治安信息汇集到中心派出所,由中心派出所对汇集来的治安信息进行集中研判。三是根据区域治安特点,结合区域发案规律、警务活动规模和紧急程度,对出警支援的程序和方法、区域成员派出所所长、分管领导的职责进行明确。四是针对区域内群体性事件、重大灾害事故、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以及打击刑事犯罪等警务活动的规律、特点和需求,按照“照顾大局,集中警力、集中车辆、通力合作,信息共享,统一调度”的原则,制定出相应的警务行动预案,保证联动警务的有序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