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道教养生文化
2018-07-16 16:49  浏览:87

道教养生文化

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汉之前,凡尚老庄之学者悉称道家;东汉末年逐渐形成宗教,并尊老子为教祖,遂有道教之称。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是我国原始宗教的延续。古代人类敬畏自然,崇拜至高无上的天帝(上帝),并天地日月山川之灵及鬼魂。举凡祖宗、圣哲、贤人与忠义烈士皆奉为神,一遇灾象异兆,辄礼拜鬼神祖先,卜问吉凶,禳灾祈佑。道教一脉相承而为多神崇拜的根源。其次,道教发展了产生于先秦时的神仙方术。由于对神崇拜、仰慕,出现了不少关于神仙生活图景的描绘和传说。从倾慕到寻访、追求,方土们或寻海外仙山,或觅仙方,或炼仙丹,以求不死长生,得道成仙,成为所谓“神仙家”(《汉书·艺文志》)。《史记·封禅书》称之为“仙方道”。

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西汉时盛行的“黄老”之学“黄老”是托名黄帝之言,宣扬老子之术,以虚静无为,抱朴守一,返朴归真,长生久视为宗旨,并以宗教形式出现,叫“黄老道”。上述三者,融为一体,即形成道教。道教所追求的不仅是长寿不死,更将白日飞升,羽化登仙,作为其修道的最高境界。在执迷的追求之下,道家推出了众多的修练方法和思想行为原则。用于不死,固然徒劳,借以养生,则颇有裨益。事实上道家不少的修练方法,一直在起着延年益寿的作用,对养生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道家追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五十九章》)及“如婴儿之未孩”(《老子·二十章》)。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原始,无所不包,无处不在,而化生元气万物。所谓“道法自然”者,就是追求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因此只有取法自然,返朴归真,如同出世未孩的婴儿一般,才能根柢坚固而得道。

所谓“德者,道之舍”,就是根据道的规范以塑造理想人格的修行,故有道必有德。其具体表现如《抱朴子·内篇》所说:“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不伤生,不自贵,不佞陷,不嫉妒,即俗所谓好善积德。从道德出发进行自身修练,必然要求:清静、无为,少私欲。《太平经》所谓“吾有三宝: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老君清净心经》更谓:“心既自净,神即无扰,神既无扰常清静矣……名为得道”。为臻清静之境,根据“载营魄抱一”(《道德经·十章》)之说,运用静坐法以求神气混然如一,即“内守一气以养精神”(《五厨经气法》)的“守一”法,成为道家气功的一项基本功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道教养生文化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angsheng/s4938.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