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情志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2018-07-16 17:30  浏览:125

正常人都有精神变化。精神愉快、情怀舒畅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然而,情绪、情感的变化过度,又会给人带来危害。

情志致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往往会很快致病伤人,如暴怒而中风、大惊而猝死。另一种是情绪波动虽然不大、不烈,但持续时间过长、过久,也会伤人致病。诸如积忧、久悲或过于思虑,经常处于不良的心境,都会积而成病。一般说来,喜怒往往暴发伤人,忧悲思虑大多积久伤人。

情绪的变化,多由内外部刺激引起。人逢喜事心亦喜,遭受不幸自悲哀。人体内部刺激,也可引起情绪变化,体虚容易惊恐,久病易忧愁。

人体情志变化的幅度,不仅与刺激强度与持续时间有关,尤其与个体特点密切相关。同样一声雷鸣,勇者可以面不改色,怯者则会心惊肉跳;同样遇到烦心的事,心胸开朗者很快即可排遣,心胸狭窄者往往久久不快。可见刺激即使来自外界,变动仍然源自内我。而且,情志致病,都能直接影响内脏功能。因此,中医学将其列为致病内因,称为内伤七情。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曾对门诊100例患者抽样调查发现,73%患者发病原因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又对50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同样证实了这一数据。

情志致病,自古有之,中国如此,国外亦如此。以美国为例,美国健康教育委员会曾调查宣布:在美国全人口中,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患心理疾病,每20人中就有一人因心理疾病而住院治疗。卡特夫人在1979年美国精神病学会上指出:“在美国有15%的人一生中需要精神方面的照顾;有25%的人患轻度或中度的忧郁等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果加上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各种心身疾病,那就更多了。美国某综合医院门诊部曾对就诊病人不加选择地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5%的病人与社会环境有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情绪不佳而患病的,竟占35%。

而患心理和心身疾病的人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是因为,现代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常处于紧张状态。例如,“压迫感”就是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早晨恼人的噪声开始,接着是用膳的忙乱,交通的拥挤,工作的紧张,事业上的竞争,以及失业的威胁,都会使人产生压迫感。这种压迫感持续的积聚,就会使人患心理疾病。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失调,更容易引起心理病态。心理学家丁瓒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这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原始人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单纯的。他们的生存条件,主要是与自然搏斗。等到人际关系复杂起来后,人类的心理适应便不再像从前那样单纯了。人类的心理病态便也成为引人注意的严重问题了。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也强调指出:“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所谓心身疾病或心理生理疾病,或如大家所熟悉的所谓心因性疾病,就是明显的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人类的精神生活或精神刺激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恶劣的经济生活与劳动条件,社会动荡,人事纠纷,他人的威胁、诽谤、歧视等刺激对人体的危害,不是试管、显微镜或其他医疗器械的检查所能证实的。下面试以与精神、情志有密切关系的几种疾病发病为例说明。

1.精神疾病

因精神活动失调引起的各类精神病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流行病。据调查,1987年我国重症精神病人已达1000多万,其中70%表现精神分裂症。至于多种神经症及心理障碍发生率更高,据某大城市不完全统计约为22%。其他因精神因素引起情绪障碍、抑郁症、癔病等为数更多。

2.消化系统疾病

胃是表达情绪好坏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当遇上称心悦事,顿觉春风满面,胃液分泌活动旺盛,胃口特好;如遭遇到烦心苦恼不如意时,胃的受纳功能下降,食之无味或茶饭不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城市和军人中,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显著上升就是例证。

3.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与精神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人在激怒的即时血压就会上升。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的汽车驾驶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要高于一般人。人在情绪激动时心跳会加快;发怒或害羞时脸会发红;中风或心肌梗塞也常在情绪剧烈变化时发生。这都说明人的情绪、精神状态对心血管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

4.肿瘤

肿瘤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但很久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它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古希腊一位叫伽伦的医生就曾注意到,忧郁的女子比乐观的女子更易得癌。我国宋代一位妇科医生陈自明认为乳癌多因“肝脾郁怒,气血亏损”所致。

50年代,有位名叫劳伦斯·莱香的心理学家曾对一组癌症患者的生活史作了调查。在这组病人中发现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童年起便开始经历失去父母或亲属的悲伤。丧亲的遭遇养成了他们沉默的个性,成年后又变得不善交际,缺乏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理想,孤影自怜,郁郁寡欢,他们漫长的一生,经常沉溺在无望或孤独之中。有三对孪生子,其中每对中有一个因心理上的压迫感而得白血病,每对中的另一个情绪乐观,未得白血病,说明心理上的应激有可能成为癌症的一个主要原因。

联邦德国的H·J·F·巴尔特鲁施博士对8000多位不同类型的癌症病人进行调查后说: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都发生在涉及失望、孤独和懊丧等各种严重或强烈的精神压力频繁发生的时期。

对生活充满快乐和希望的肿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能使抗癌药物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

曾有两个癌症女病人,其中一个当听到医生的诊断后立刻腿都软了,蹒跚地走到床边,睡在床上,从此便再也没有起过床,很快地死去。另一个病人根本不把癌症当作一回事,她逢人便说没事儿,若无其事地照常生活,在许多年后才因自然衰老而死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情志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angsheng/s5786.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