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夏季宝宝常见疾病及中医治疗法
2018-07-20 03:01  浏览:25

上火、腹泻、感冒和中暑是夏天宝宝常见疾患,妈妈应掌握一些对付孩子病患的护理常识,这对宝宝的康复非常重要。

上火

症状 “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是宝宝上火最明显的表现,此外还有发热、口腔溃疡、糜烂、厌食、便秘、口臭、腹胀、腹痛、烦躁易怒、易哭等。中医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肝常有余”,容易出现阳盛火旺即“上火”现象;而且“脾常不足”,即儿童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容易造成食积化热。可见宝宝吸收消化及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日常生活中食物搭配不科学等也加剧了儿童“上火”的发生。除此,中医认为小儿“心火亦容易过旺”。

中医治疗:

中医介绍小儿七星茶是有百年历史的小儿去火药物,一般选用山楂、稻芽、薏苡仁、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这七种药物组成的,所以叫做七星茶。其中的薏苡仁、淡竹叶都具有清热下火的功效,热从便出,同时又不会太过寒凉损伤儿童脾胃。稻芽、山楂药性平和,是众所周知的消食健胃药,防止宝宝积食发热,而且稻芽还有清热除烦的功效。钩藤平肝息风、蝉蜕疏水透疹。而甘草则补肝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腹泻

症状 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可多达10次,大一点后可能会从一天几次到一周一两次不等。轻症腹泻,每天大便5~8次,可能伴随着轻微发烧或呕吐。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中度腹泻,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重症,腹泻频繁,每天大便8~15次,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中医治疗:

按摩腹部:用普通酒精(或米酒)0.5kg,内浸大葱6——7根(去黄叶、外皮、洗净),灯心草一扎,文火炖热。宝宝仰卧位,把炖热的大葱、灯心草放于掌心,按摩宝宝腹部。自上而下或成圆圈形搓摩,如大葱、灯心草冷却,可放入酒精中炖热再用。如此反复搓摩,每次一般10——20分钟,可使腹胀缓解。此方法可用于各种泄泻引起的腹胀。

伤风感冒

症状 较轻时仅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头痛、乏力等,一般经治疗大多可以很快治愈。但如果宝宝体质较差,病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并发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影响宝宝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治疗:

银花连翘栀子饮

适用:小儿风热感冒重症

材料:银花,连翘,栀子,薄荷,牛蒡,桔梗,甘草

用法:水煎分2次服。咳嗽加前胡、杏仁,咽痛红肿加射干、山豆根、赤芍药。

中暑

症状 宝宝先是肤色发红,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宝宝烦躁不安,有的会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测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

中医治疗:

刮痧治疗中暑常用经络、穴位

膀胱经:背部,脊柱两侧旁开1.5寸的直线,当脊柱与肩胛骨内缘之间距离的一半。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即低头时脊柱最高点。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肱二头肌肌腱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肘横纹止点处。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夏季宝宝常见疾病及中医治疗法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uer/s2074.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