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婴幼儿贫血之中医健脾食疗
2018-07-20 12:49  浏览:72

世界卫生组织将缺铁性贫血列为全球四大营养性疾病之一,儿童尤为突出。我国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长期贫血可影响孩子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家长应引起重视。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有面色苍白,嘴唇、指甲颜色变淡;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下降、腹胀、便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年龄稍大患儿会出现头痛、头晕、眼前有黑点等。宝宝贫血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生长发育快。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最快,3~5个月时体重为初生时的2倍,1岁时体重为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体重增长更快,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快速增加,若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容易贫血。

铁摄入不足。正常足月儿从母体储备的铁,足够供应出生后三四个月的造血需要。从母体中“储铁”最多是在胎儿期最后3个月,所以早产儿体内“储铁”较少,如果出生后不及时补充,缺铁不可避免。

铁丢失过多。正常婴幼儿每天排泄铁比成年人多。此外,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均可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和增加消耗,从而引发贫血。

中医所讲的“气血两虚”或“血虚”证,细分贫血有很多类型、原因也不尽相同。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见于6个月到2岁的小儿。有些孩子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中医认为孩子幼小的生命“形气未充”。脏腑的功能还不强健,“脾常不足”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弱,这导致很多孩子即使不缺吃不缺喝,还是会贫血,因为脾胃功能不强,不能很好的食物转化成营养,这是孩子出现“贫血”的根本原因。当然也有孩子,确实是饮食不合理导致,造血的原料不够“缺铁”,脾胃虽好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增强脾胃,食补辅助

增强孩子的脾胃功能,孩子脾胃吸收好,营养才不缺乏,才能根治贫血的问题。如果脾胃不好,吃进来的补铁药物也不易被消化吸收。另外还适当通过食物来给孩子“补铁”。补铁最好是通过食物来补充,这也是最好、最安全的选择,药物的铁剂非常不易吸收,反而伤脾胃。

很多人会推荐动物肝脏,但动物肝脏,属荤腥之物,小儿脾胃难以消化,而且由于现代化的养殖我们给动物喂的很多药物,很多都残留在肝脏中,用肝脏来补铁得不偿失。在植物中也是含有丰富的铁等微量元素的,绿叶蔬菜、菠菜、海带、黑芝麻、粗粮中含有丰富的铁及维生素补血效果很好。

健脾滋养粥:大米100克,糯米50克,薏仁15克,红小豆20克,大红枣10枚,莲子10克,芡实10克,花生(带红皮)10克、生山药40克。

芝麻粥:黑芝麻30克,洗净,炒熟,研粉,与大米60克同煮为粥,加红糖适量,分次食用。

菠菜粥:大米100克,煮至米烂,加入开水烫过的菠菜50克,再煮5分钟即成,分次服。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婴幼儿贫血之中医健脾食疗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uer/s2617.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