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
2018-07-20 16:32  浏览:50

记不记得有几年特别流行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很多人也提倡“不走寻常路”,觉得循规蹈矩的人简直蠢透了。的确,“循规蹈矩”容易跟“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等现代社会不推崇的理念连在一起。但对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守规矩≠循规蹈矩。

守规矩≠循规蹈矩

社会本身就是有秩序的,而孩子们还缺乏自制力,家长需要帮助他们明白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如何学会守规矩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当孩子年龄越大,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强,也就越能够意识到规则给他带来的好处。他会发现,当他按照规则去游戏的时候,通常会获益更多,如果没有规则,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所以你会发现,四岁左右的孩子,特别在乎自己有没有赢,有没有得第一。

当然,这个守规矩的过程有些孩子需要的时间会长,有些孩子需要的时间会短——守规矩其实也跟孩子脾气秉性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脾气可大呢,你要跟他说点啥事,他根本不听。”

不愿意遵守规矩?那孩子脾气大,不愿意遵守规矩,可能说明了什么呢?

可能我们立的这个规则不合适;

就是我们在立规则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自主选择性;

就是立下的规则一旦被孩子打破,我们会觉得受不了——我都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呢?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

我们可以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和孩子共同讨论和修正规则。很多时候,规则不是和孩子讨论一次就制定好了,而可能是一个充满反复和波折的过程。

不过,经历了波折之后建立起来的规则,往往会让孩子铭刻在心,孩子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成长。

6个方法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不要让你的规矩成为“黄灯”。交通信号灯上的黄灯亮了,意味着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所以给孩子立规矩,一定是要么是“红灯”要么是“绿灯”,可以就是可以,不行就是不行。告诉他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

在游戏中践行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规则的意义,知道不守规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懂得一个游戏如果没有规则作保证,就没办法顺利进行。这样,孩子就不是被迫执行规则,而是自觉自愿地执行。同时,家长还需要保持一个底线,及时叫停孩子不守规则、投机取巧的行为。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在游戏中投机取巧,还得意洋洋地赞他聪明。这正促成孩子养成不守规则的坏习惯。

给孩子立规矩,大人要以身作则

老师和家长在遵守社会规则方面应做孩子的表率。不能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却肆意破坏规则,或者给孩子说一套,自己做另一套,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上学不要迟到,老师进课堂就不要迟到;家长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家长在走路或开车时就不能闯红灯。更多的时候,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家长应带着孩子一起遵守。

从第一次抓起

对孩子进行规则培养不可滞后。“这次算了,下次别这样了。”“今天算了,从明天开始吧。”这样的话语无形当中就让遵守规则打了折扣。因此,抓好第一次,把握关键点非常重要。因为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具有导向作用,第一次错了,不及时纠正,就会接二连三地错,一旦坏习惯养成,则需花更多的力气来扭转。

惩罚一定要及时

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所以,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比如,有些孩子吃饭磨磨蹭蹭,边吃边玩,妈妈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就把饭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还有多长时间。

从小到大、从易到难

老师和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合理、科学地提出一些规则,让孩子觉得经过努力是能够达到的。如:在楼道里靠右行走,右行礼让的习惯,看似是一个很小的规则,但对于小孩子就需要强化训练。老师可领着队伍练习上楼、下楼,并抓住不守规则的典型讲清危害。

当孩子经过努力长时间地做到了遵守某项规则时,家长和老师还要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奖励,提升孩子的成就感、愉悦感,不断促进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养成。

(原文:好孩子并不能只靠夸七分赞美三分惩罚 十分守规矩)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uer/s5515.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