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孩子变成“小大人”或是情感缺失
2018-07-20 11:43  浏览:104

时下各大卫视都在热播与萌娃有关的综艺节目。看着荧幕上孩子们的表演,很多人感慨,现在的孩子都和“小大人”一样。在被这些小大人们吸引的同时,也想提醒各位家长,有些小大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父母忽视了感情教育,他们在感情上并没有被父母照顾和满足好。

人的自我发展是渐进的,每一个阶段根基于前一阶段之上,有其一定的步调和节奏。一个儿童必须发展出强韧的自我界线才能成功地步入青春期。在儿时被允许做一个真正的孩子的人,才能踏着坚实的基础走进青春期及长大成人。倘若在年幼时不被允许做一个孩子,他们就会变成一个小大人。

那么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在感情上都需要哪些照顾和满足呢?

接触、温暖和归属 触摸是信赖的来源,缺乏肢体触摸对婴儿是致命性的欠缺。成人则将肢体触摸的需要延伸到感情的层面上,感情的抚慰包括得到注意力和重视及自己的成就感和获得赞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喜爱,否则就会被迫去创造一个幻想中的关系来满足自己,以便让自己有力量前行。因为感情的抚慰是个人的基本需求,因而孩子会不择手段地谋取感情的抚慰,甚至于包括用不健康的方法,例如闯祸、惹麻烦等,终极的目标仍是希望得到大人的注意和感情接触。

自我接纳与自我实现 一个人的独特性需要得到肯定和接纳。孩子要在照顾他的成人眼中见到全部的自己,如此才会产生一种自我感,且建立完整的内在人格。

如果部分的自己被接纳(如微笑、学话)而另外一部分不被接纳(如愤怒和哭闹),则不被接纳的部分会与自我分离。这些不被接纳的愤怒、攻击和情欲等只好转为地下活动了。然而它们在意识范围之外仍然活跃,有时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如愤怒可能在毫无预警的状况下突然爆发,悲伤和恐惧的情绪也可能偶而发作。

自主、独特、空间与分离 每个人都需要自主。自主的需求在一岁半就出现了,那也正是个人在心理上离开父母、寻求自主的开始。那时,个人结束了对父母的完全依赖,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像两岁的孩子爱说“不”, 要允许孩子有说不的权利。

在发展自主性的阶段里最大的危机是羞愧感。孩子必须学会与羞愧和疑虑共处,这些感觉本来是好的,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限度,知道自己会犯错而不是全能的。然而过度的羞愧感却使孩子扭曲了意志的力量,把操纵环境的能力转向用来对待自己。如生气时就感到自己仿佛是在犯罪一般,觉得自己很不好。同样害怕、悲伤和快乐时也是如此。

信赖依靠及自我预测 孩子需要可以信赖、依靠的父母来测试自己的限度。唯有可依靠及心理平衡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安心地探索自己的世界。当两岁的孩子在探索世界及发展自主性的时候,他需要父母陪在身边,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做他想做的事。到了青春期进一步探索人生时,更需要有信心十足的父母支持他。

在不健康的家庭里,孩子经常不知道父母下一步会做什么:父亲回家时可能喝醉了,母亲可能闹情绪或抱怨身体不舒服。孩子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感觉,必须时常处于警戒的状态当中。这种家庭中存在着微妙而深沉的情绪虐待,包括互相冲突的双重束缚信息和极端冷酷的折磨。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孩子变成“小大人”或是情感缺失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uer/s5586.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