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中医刮痧治疗慢性胃炎
2018-07-17 16:49  浏览:154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

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伴黏膜糜烂患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中医临床一般分为胃气壅滞、肝胃气滞、脾胃虚寒三型。

胃气壅滞

症状:可见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选穴: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至神阙、阴陵泉。

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腹部正中线下脘穴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白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内侧部内关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穴和外侧足三里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刮拭足部里内庭穴,用刮板角部刮拭,出痧为度。

肝胃气滞

症状:可见胃部攻撑作痛,胸闷暖气,喜叹息。

选穴:足三里、中脘、太冲、期门、内关、膻中。

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腹部正中线膻中穴至中脘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问,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刮拭上肢内侧部内关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最后刮拭足背部太冲穴,用刮板角部刮拭,出痧为度。

脾胃虚寒

症状:可见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

选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脾俞穴向下刮至胃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刮中脘穴至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中脘穴起,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走向刮至掌门,出痧为度,用力轻柔。刮拭腹部正中线,从气海穴向下刮至关元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内侧部内关穴,由上向下刮,用力轻柔,刮30次,出痧为度。最后刮拭足部公孙穴,用刮板角部刮拭,出痧为度。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中医刮痧治疗慢性胃炎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zhongyi/s13982.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