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初秋感冒刮痧治疗常用穴位及方法
2018-07-17 16:59  浏览:137

  初秋中午热,夜间偏凉,是易患感冒的时节,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小儿及老年人。初秋如何防治感冒,阿妮养生网养生建议: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勤洗手、勤洗澡、勤洗被褥,在天气好时翻晒生活物品。出现感冒症状可尽快选择中医刮痧进行治疗。

  初秋感冒刮痧治疗常用穴位及方法是怎样的?以下是详细介绍:

  1.初秋感冒刮痧治疗常用穴位:

  风池:在头后项部,头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2.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3.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髑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4.少商、大椎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文章来源:古方中医网 求医问药专题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初秋感冒刮痧治疗常用穴位及方法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zhongyi/s14043.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