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中医针灸异常情况--弯针的处理
2018-07-17 08:18  浏览:246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

弯针的原因

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的组织器官。

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弯针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弯针出现的处理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折断,留在体内。

弯针的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硬碰和压迫。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中医针灸异常情况--弯针的处理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zhongyi/s16730.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