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中医针灸止呃逆
2018-07-17 15:29  浏览:220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是指自觉胸膈气逆、喉间呃声不断、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正常情况下,也会发生呃逆,多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不治而愈,多为正常生理所致。若呃声不断、不能自主者,则为病态。重者可间歇性发病,或昼夜不停,迁延数月不愈。发病多为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往往继发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硬化、胃癌等。呃逆属于中医的“噎嗝”“反胃”等范畴。

中医针灸止呃逆

【辨证要点】

1.饮食不节 恣食生冷,脘腹胀满,呃逆频作,隐痛不适,纳减眠安,两便尚调,舌质淡红,舌苔略腻,脉细濡。

2.肝气犯胃 情志不遂,两肋胀满,呃逆频发,口干口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3.正气亏虚 纳少眠差,四肢乏力,胃脘隐痛,呃逆昼夜不停,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 宣通气机,宽胸利膈,和胃降逆。

2.穴位

第一穴:承浆穴,适于饮食不节、肝气犯胃、正气亏虚证型。

第二穴:后溪穴,适于肝气犯胃、正气亏虚证型。

第三穴:内关穴,适于饮食不节、肝气犯胃为主。

3.治疗方法:用毫针治疗。

【操作方法】

承浆穴: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找准承浆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平刺承浆穴,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捻转得气后,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10天为1疗程,重者需2个疗程。

后溪穴:微握拳,找准穴位,虎口朝下,后溪穴朝上,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并透合谷穴,捻转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40分钟。每日1次,轻者10天为1疗程,重者需2个疗程。

内关穴:患者手心向上平伸前臂,找准内关穴,直刺,捻转得气后,每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10天为1疗程,重者需2个疗程。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中医针灸止呃逆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zhongyi/s17881.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