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中药煎服法失度,其药也无效
2018-07-21 19:20  浏览:157

古代医家早已指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阿妮养生网经常强调病人的煎药方法,告诫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也无效。

中药煎服法失度,其药也无效

煎药首先需要掌握的是:煎药的方法与煎熬时间。认为芳香之药,如白蔻、砂仁、香白芷等品,不宜多煎,久则使药性发挥,药力减弱。补腻之药宜多煎,温火慢炖,可煎出其有效成分,实有熬其精华,停留药汤中。煎药一般应先泡半小时,使药物饮片浸透,水漫过药上二指深,慢火煎20~30分钟,取其汁半茶碗,服药5~6口。对于煎药用火之文武,认为发散药用武火煎沸一、二沸即可;滋补药以温火煎,待煎水减半即成。对于药物先下后下,也多有准绳。如麻黄先煎去沫,然后与它药同煎;大黄则待诸药成后纳;入附子易慢火久煎;果实介石类药易久煎;花叶类药不宜久煎。这均是为保证药物的有效治疗作用,降低其副作用的有力措施。

阿妮养生网很注意病人治疗的服药方法。服药之法,宜热宜温,宜凉宜冷,宜缓宜急,宜多宜少,宜早宜晚,宜饱宜饥等等,皆有一定的道理。

如发散风寒之剂,欲去风寒于外,必热服之。若半温而服之或凉饮之,则多药留胃肠,难以得汗,怎能起到发散风寒的作用。消导通利之品,若欲下其积滞,必空腹顿服,可使药性鼓动,推其垢浊从大便解出。若与饮食杂投,易药食混杂,药气与食气相缠,使药性之气不专,而积滞难去也。由此可见,服药法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中,一定要注意正确掌握煎药与服药方法。中药煎服不得其法,则难取效,甚而有害,万不可不加以重视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中药煎服法失度,其药也无效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zhongyi/s195.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