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中医食疗:三月茵陈四月蒿
2018-07-19 11:41  浏览:249

茵陈,俗称柏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的幼苗,广布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每年春季采收,以质嫩和香气浓郁者为佳。

茵陈的药用价值极高,清热利湿退黄疸是其主要功能。《食医心境》一书云:“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除大热黄疸,生食亦宜。”但茵陈的养生保健功能,却常为人们所忽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茵陈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益身保健功能。

饮用茵陈是极方便的,将茵陈洗净晒干后,用塑料袋密封保存。每天取干茵陈少许,大枣两枚,泡茶服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轻身益气、保肝利胆、抗衰防癌,实为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茵陈的食用方法亦多。可蒸食,将茵陈洗净切碎,加入葱姜蒜,拌上面粉,蒸熟食之,其味清素淡雅鲜美异常;可凉拌,将茵陈放在沸水中煮2-3分钟后,捞出晾凉,拌上蒜泥,加入香油、精盐等调料,则为春季佐餐的佳品;也可在煮粥时把茵陈直接放入锅中同煮,茵陈粥味道也比较鲜美。

民谚曰:“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薅了当柴烧。”其大意是:唯初春的茵陈幼苗药效好,味道鲜而无苦味,待其长大抽茎后,便药性渐失混同百草,也就只能将其当柴烧了。

三月茵陈四月蒿  中医传说:

相传某年春天,名医华佗急忙赶路,出诊行医。“先生!先生!”华佗忽听后面传来叫喊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位中年妇女骨瘦如柴,脸像一张黄纸,两眼杏黄,华佗知道她是一位病人。经华佗诊断为“黄痨”病(黄疸),便给她开了药方,嘱咐连服一个月。

过了半年,华佗又遇上了此人,但见她脸由黄转红,黄疸已完全没有了。华佗问她吃了多少药,何时退的黄?那妇女说:“我因家境贫寒,衣食尚且困难,并没有按先生说的话去做,只是每天取青蒿充饥,不到一月,黄疸便自退了”。华佗听后,认为这青蒿是一种治疗黄痨的良药。于是便对妇女说:“你说的这种青蒿是什么样的?请带我去看看好吗?”

妇女将华佗带到一个山坡上,找到了那种青蒿,华佗挑选了一大把,仔细一看,见那蒿草的叶子像羽毛,条形,叶片上长着浓密的白色毛,淡紫颜色,华佗将它带回家里。华佗将青蒿洗净晒干,送给黄痨病人服用,但竟没有一个见效的,华佗感到奇怪。华佗又去问那位妇女。那妇女说;“我是吃这种草,不过我是春天吃的。”噢!华佗明白了,原因就在这里,二三月天气,阳气上升,万物萌发,百草奇艳,这正是植物发蕊吐芽的时候,这时的草力在梗茎,所以治病有效。而过了三月,进入初夏,植物发芽生枝,力量分散,治病的效力自然减弱了。

第二年春天二三月间,华佗便采集青蒿的嫩茎、茎根给黄痨病人服用,这次可十分见效。一个月后,病人个个皮色转红,两个月后,黄痨全部治愈。华佗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了二三月的青蒿药效最佳。所以,华佗每年这个时候都上山采集青蒿,炼成丹药保存起来,方便黄痨病人服用。为了使人们认识这种药草,他将三月青蒿的嫩苗叫做“茵陈蒿”,还编了一首《茵陈蒿歌》,“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须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茵陈蒿又叫茵陈、绵茵陈、婆婆蒿。性微寒、味苦,归脾、胃、肝、胆经。其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中医食疗:三月茵陈四月蒿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zhongyi/s21714.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