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秋季燥咳分温凉,中医疗法大不同
2018-07-19 14:00  浏览:146

 秋冬交替之时,天气干燥,咳嗽随之而至,中医称之为燥咳。秋天的燥咳,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以秋分为界线,秋分前有暑热余气,以温燥最为常见;中秋后,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其区分法主要观察舌苔:如舌苔白,痰较稀、白黏,兼有鼻塞流涕,说明体内寒重。如果舌苔发黄,舌质红,咳嗽的痰是黄稠,不易咳,有咽痛,说明内热较大。如果晚上加重或是白天不咳只晚上咳嗽,多数是寒咳和虚咳。

如是寒燥引起的咳嗽,可用蒸大蒜水治疗:

大蒜7-10瓣(小儿用3-5瓣)拍碎,加入半碗水,放1粒冰糖,加盖入锅蒸,大火烧开后改小火15分钟即可。当蒜水较温时喝下,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即可。

如是温燥引起的咳嗽,可食川贝梨汤:

将梨1个洗净,柄部横断切开,挖核后放入冰糖2-3粒、敲碎成末的川贝10粒(小儿5-6粒),把梨用牙签插紧,上锅蒸30分钟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儿分两次吃,润肺、止咳、化痰。

太渊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不但可以调整肺气的升降功能,还可疏畅三焦气机。按摩刺激太渊,可防治肺系统的众多病症,如咳嗽、胸闷逆气、呕吐、眼睛红肿、气喘、咯血多痰等。因此,无论是寒燥引起的咳嗽,还是温燥引起的咳嗽,都可按摩太渊穴治疗。太渊穴的保健方法是按摩和外贴穴位膏。也可用黄芪和人参打成细末,贴在穴位上,外用医用胶布和纱布固定,也有良效。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秋季燥咳分温凉,中医疗法大不同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zhongyi/s22631.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