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中医治疗嗜睡症的方法
2018-07-17 04:43  浏览:116

多寐亦称嗜睡症,以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的发作性睡病、神经官能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某些精神病等其临床症状与多寐类似。多寐以前临床不常见,近年有逐渐增多趋势,可能与现代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增多、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有密切关系。

有关多寐症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云:“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又云:“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暝,故多卧矣。”对多寐症的形成原因,《内经》中以为:“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多寐系阳虚阴盛所致。因为阳主动,阴主静,阴盛故多寐,《内经》中所谓“肠胃大而皮肤涩”所致之多寐,是由于中焦阳气不足,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而留于肠胃,致湿邪内停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位在心、脾,与肾关系密切,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心、脾、肾阳气虚弱,心窍失荣;标实则为湿邪、痰浊、瘀血等阻滞脉络,蒙塞心窍。由于脾虚湿盛,阳气不充,营血不足,或病后体虚,精神困倦,清空失养,蒙蔽清窍所致。《脾胃论·卷上》中指出:“脾胃之虚,怠惰好卧。”《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虚也。”《丹溪心法·中湿》:“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情好卧。”可见此乃湿邪困遏中阻,蒙蔽清窍,清阳不升,湿浊如雾,则昏昏嗜睡,脾胃亏虚和脾胃受湿均可导致多寐。

中医认为,多寐的病机关键是湿、浊、痰、瘀困滞阳气,心阳不振;或阳虚气弱,心神失荣。病变过程中各种病理机制相互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津停聚而成痰浊,痰浊影响气血运行,瘀血又宜形成,痰浊、瘀血内阻,又可进一步耗伤气血,损伤阳气,以致心阳不足,脾气虚弱,虚实夹杂。治用芳香化湿,益气温阳,行气化痰,开窍药共奏化湿浊,开郁阻,解蒙清窍之弊。犹如日出雾消,晴空万里,浊化神清,清升浊降,脑有所养,故病症得除。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中医治疗嗜睡症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angsheng/s11866.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