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古琴养生:湿气重的人听《酒狂》
2018-07-16 17:13  浏览:143

古琴好听,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何听古琴,理解曲意,以曲调神则需要时间的积累。古人创作琴曲就像我们今天写作文,有感而发,把对历史的演绎,对社会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投射到古琴上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描写文姬归汉的《胡笳十八拍》,文王治国的《文王操》,山水情趣的《流水》等等。

古琴养生:湿气重的人听《酒狂》

古人有大量描写听古琴的诗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他听到的是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表现了古琴散音的厚重洒脱;白居易《听弹古渌水》,他听到的是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体现了古琴的散按呼应的中正平和;王昌龄《琴》,他听到的是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表达了古琴的曲意深远;韩愈《听颖师弹琴》,他听到的是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从文字中能感受到古琴泛音的清扬空灵。

古琴曲一般具有:“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琴曲结构。古琴曲的弹奏由泛音、散音、和按音组成、泛音一般出现在琴曲的开始或结尾,也有在琴曲中以主旋律出现,像梅花三弄、阳关三叠,散音和按音则相互配合,贯穿于整个琴曲。一般的古琴曲都有一段自由节拍,速度徐缓的散板,琴家称为“散起”。经过充分酝酿准备之后,开始展示乐曲的主要音调。这时节拍已经纳入常规,曲调性也大大加强,琴家称为“入调”。一些形象鲜明、经过重复、对比、变化、发展后,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高潮的部分往往是在加快速度、展开音域和加强音色对比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些加强曲调力度的双音,也常常用在这些地方。这一部分常常要占全曲一半以上的分量,是构成琴曲的主要部分。高潮之后,情绪逐步平稳下来,进入琴曲的“入慢”。这时往往利用明显的节奏对比或调性变化,把乐曲引进一个新的境界。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琴曲中,有时还插入带有结束意味的素材,或部分地再现前面的主题,或变形地重现前面的材料,称为“复起”,使得乐曲有一波三折、欲罢不能的情趣。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大多数琴曲用泛音奏出轻盈徐缓的乐句,把全曲结束在主音上,造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对一般的爱好者来说,不一定能听懂古琴的琴曲内涵,因为这需要有琴曲的背景知识和对古琴曲的深入研究,但如果喜欢听,想把古琴曲作为自己修生养性的音乐,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古琴曲,逐一选择听听。从养生角度来说喜欢听的,必然是身体需要的。就像湿气重的人喜欢听《酒狂》;阴虚的人喜欢听《洞庭秋思》;阳盛的人喜欢听《高山》。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调频收音机,在不断接收外界发射的信号,当这种信号和身体需求相吻合时,也就是身体需要的。好像影视作品中音乐与情节默契起到对内容的渲染和解释一样。多听自己喜欢的古琴曲必然对身体有帮助作用。

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在《琴议篇》)中提出了古琴曲具有“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的特点。

在众多能修身养性的乐器中,古琴可谓一枝独秀,其音色“中正和平”,其音意“清微淡远”。其音响不亢不嘈,适合室内聆听和弹奏,不愧为文人雅士书房的必备之品,现代人音乐养生的首推之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古琴养生:湿气重的人听《酒狂》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angsheng/s5432.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