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问答搜索
道教《道德经》中医养生情志观
2018-07-16 17:15  浏览:193

早期道教的神学理论基础相信天应天威.心神合一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神学理论基础,而《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被奉为道教根本经典。经文中提到的养生观对现在养生医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气致柔”的中医养生情志观

有营养,有运动,还不能完全达到健康状态。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是说在专门调动精气的过程中,身体要柔弱,要像婴儿一样放松。老子认为要健康,必须经常放松身体,劳逸结合。当人体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中,经脉就不易被肌肉所压迫,经脉就比较通畅,精气运行阻力就小。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当我们身体达到最柔的状态时,经脉非常通畅,精气就可以在人体最坚硬的脏器中间奔驰。骨头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如果我们充分放松,骨头里、骨髓中都会有精气畅通无阻的运行。那么还有什么“气滞血淤”之类的病痛能够难倒我们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长期紧张,肌肉僵硬,精气运行受阻,容易导致疾病、早衰。相反经常放松身体,保持柔弱状态,精气运行活跃,生命力就旺盛。

当然这种放松,不仅仅是形体的放松,还应有心理的放松。心理过度紧张,也会引起肌肉僵硬,阻碍气血循环。身心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形体的放松,有益于缓解紧张的心情;心情轻松愉快,也可避免肌肉紧张僵硬。身体和心理都彻底松弛,才是老子放松观的核心。对于心理放松的办法,老子提出了“涤除玄览”(十章)的观点。关键就是要消除一些空想,消除那些达不到的欲望。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为无为,事无事”(六十三章)的办法,不勉强做任何事,凡事顺其自然。这样就可消除心理紧张。否则达不到的欲望多了,就会“能无疵乎?”(十章)——心理过度紧张,搞得人痴痴呆呆,出现心理疾患。

综上所述,老子的养身保健观许多是同现代医学、中医学、营养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谋而合的,是一种科学的养生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发表评论
0评
本文标题:道教《道德经》中医养生情志观
本文地址:https://m.aniys.com/yangsheng/s5487.html
相关推荐
更多
阿妮养生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